查看原文
其他

脸红,心悸,胆怯:你社交恐惧了吗?

娘亲、小芦 辅导员娘亲 2021-12-09
🌟欢迎点击上方蓝字关注“辅导员娘亲”
这是辅导员第570篇周记前阵子在刷《乔家的儿女》时猛然发现,乔四美居然是典型的“社交牛逼症”代表。不论是小时候从领养家庭蹭回到南京,和小姐妹去北京看费翔的演唱会,还是一个人从南京跑到西藏看望戚成钢,无数足以让电脑前的观众脚趾抠地的场景,她却能自如地融入,和各种人打交道。
不得不说,这种自来熟的社交达人属性着实让人“羡慕”。
但现实生活中,还有一部分人,感觉自己无法跟别人沟通,说话时会刻意回避对方的目光,很抗拒接触新的环境。很不幸,这可能就是“社交恐惧”。
对“社交恐惧症”,心理学家林恩•亨德森在《害羞与社交焦虑症》一书中这样写道:“由于害怕外界的消极评价,而对社交产生不舒服的、恐惧的情绪,以及在社交情境中表现出退缩、回避行为。”前有各种社死现场
后有社恐人士为逃避社死的各种歪门邪道

为什么有的人会对社交产生恐惧?

性格因素

内向、敏感的人群更有可能社恐。因为他们能够更敏锐地察觉周围环境的变化,也会对言语、动作、甚至微表情有更多的顾虑。可能人家只是翘了个二郎腿,但在敏感人群看来,这可能是对他现在讲的话题不感兴趣的表现,然后他就会有点不知所措,社死现场产生。对于社交的恐惧一部分也是来源于对潜在的负面反馈的恐惧。比如远远看到同学,想要打招呼又怕叫错名字,那他们会选择低下头匆匆走过,假装没有看见。为了避免犯错时的尴尬,他们宁可选择不去挑战。

环境因素

在互联网愈发发达的时代,“线下独处、线上热闹”成了不少年轻人的日常。线上同样可以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意见,但同时,这忽略了线下面对面的互动。长此以往,当人们再次线下相遇时,突然间的温情维度可能会导致不适应,从而感到恐惧。

社交内容

部分的恐惧来源于内心的自卑。在内卷的潮流中,不少人在社交过程中会暗暗进行比较:学生组织,工作经历,未来规划……当周围人都在高谈阔论,而自己格格不入时,内心的自卑会促使他恨不得早点从这尴尬的现场溜走,再默默祈祷不要有人注意到沉默的他。这时如果真的有人找他搭讪,那无疑就是雪上加霜。

社恐能克服吗?

能克服。多接触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,我们会逐渐了解和不同人打交道时候的技巧,从而在各种社交场合中游刃有余。了解自己恐惧的原因,走出舒适圈,有针对性地克服它。

但或许,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,到底愿不愿意为了所谓的“合群”,改变自己如果你所处的社交环境让你实在难受,即使做出改变,也只能是委屈自己迎合别人。那么可能,当下的圈子,并不适合你。那你还为何要委屈自己呢?有的人就是享受孤独,喜欢一个人静静地思考,不被人打扰。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舒适的生活方式,无关对错。我们又为何要逼他们去尽可能多地参与社交,克服恐惧?
要改,但不一定要改“自己”。
希望每个人都能做最舒适的自己。
推荐阅读
1.古人为了治近视,究竟有多拼?
2.3000万卡车司机,天黑不敢闭眼

3.2018-2021: 从纽黑文到魔都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